铭记九一八,那些唤醒民族斗志的10首古诗词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通过描写战乱后山河破败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激发人们保卫国家的斗志。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忠贞不屈,激励后人坚守民族气节,为国家而战。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临终之际的诗人仍心系国家统一,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对收复失地的期盼,激发后人的报国之志。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表达了为保卫国家不惜牺牲的决心和斗志。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借对古代名将的怀念,表达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抗击外敌的决心。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即使年迈体弱,诗人仍心怀报国之志,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梦到征战沙场,激励人们为国家奉献。
《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和抗击外敌的坚定决心,以及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激发后人的爱国热情。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借项羽乌江自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节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激励人们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通过回忆战场的激烈场景,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同时也激励人们为国家建功立业。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借古讽今,批判了晚唐统治者的昏庸和对国家命运的漠视,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为国家的兴亡负责。